新新聞 2018/10/04 [第1648期]:台日關係出現警訊

點閱:1

並列題名:The journalist

作者:新新聞周刊編輯部編著

出版年:2018.10

出版社: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

出版地:臺北市

格式:PDF

附註:周刊

本期內容簡介
 
【封面故事】台日關係出現警訊
 
台日民間熱官方冷 中日打得火熱
小英猶豫錯過交流黃金期 習近平加緊拉攏安倍抗美
 
 
今年是《中日和平友好條約》簽署40年,中、日雙方領導人習近平與安倍晉三都想藉此機會改善兩國關係。兩人9月先在俄國東方經濟論壇會晤,接著10月安倍要成為7年來第一位訪中的日本首相。為了營造善意,中國停辦了有關慰安婦的國際會議。
 
而在台日關係方面,小英上台前,曾在2015年成功訪日,各方也都預期小英上台後,兩國關係會大幅度改善。
 
在民間方面,台日關係的確熱絡。過去兩年來台人赴日人次每年成長4、50萬人,相當於每5個台灣人中,就有一個人到過日本。日本民間則熱情幫台灣東奧正名發起連署。不過,在官方關係上發展卻不盡理想。蔡英文政府目前僅與日方簽署6項協定,與馬政府兩任期共簽署22項協定相比,仍有加油的空間。小英上台後台日關係的發展,據稱連中國的專家都傻眼,因為跟預判落差不小。
 
福島核災後,日本東北食品進口問題,是目前台日關係最象徵性的矛盾。首相安倍心腹、日本執政黨自民黨副幹事長萩生田光一就明白表示,3月銜命帶著安倍的親筆信訪台,主要就是要解決東北食品輸台問題。他感嘆,因3月訪台未達成使命而取消今夏再訪台計畫。
 
因關西機場事件飽受批評的駐日代表謝長廷,在東京接受《新新聞》專訪時說:「台灣有一股仇日跟一股親日,有人認為台日友好很重要,也有認為台日友好是中國統一的障礙,人民最後如果相信台日不必友好,關係就不會有進展。」
 
安倍這位日本史上在位第三久的首相,也是少有的親台總理大臣。不過外有美中角力影響中日台關係,內有不同政治理念者的拉扯,也左右著台灣政府對日政策。在這些作用力下,原本被認為是台日關係史上少有的黃金期,是否已在流失了?
 
◎紀淑芳
 
〈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648期〉

雜誌簡介
 
《新新聞》創刊於一九八七年三月十二日,它是一份探討台灣政治、經濟、社會、文化及國際關係,並且富有批判精神的新聞性周刊;由一群擁有二十多年新聞歷練的專業人士所創辦。
 
取名《新新聞》的用意,是希望在新聞素材的選擇上有別於《舊新聞》,因為,《新新聞》創刊時的台灣社會上尚在戒嚴時期,台灣的新聞仍多限制與禁忌, 意見市場尤其充斥著國民黨說法,而反對人士掌控的媒體,在極端中也不具備專業水準,遂致新聞無法呈現原貌,整個輿論版圖為偏狹的、零碎的舊新聞所侵占。 《新新聞》期望發揮媒體的中介精神,使新聞的真貌還原,讓意見市場不再扭曲。
 
自創刊以來,《新新聞》秉持著接受公共信託、戮力追求真相的信念,以公是公非為依歸,並接受社會力量的監督。《新新聞》企圖希望透過新聞媒體,對民主的成長發揮積極的助力。
 
《新新聞》不屬於任何政治團體或是財團,超然於一切黨派之外,《新新聞》也不代表任何政治力量,唯一希望代表及扶植的力量是廣大的社會力量。
 
《新新聞》取材的標準是:新聞自由、政治民主及社會公義。透過這三個標準,《新新聞》呈現出來的風格,在台灣這個體制及環境下來看,顯得極富衝突及爭議,而這正也是《新新聞》的目的,透過這些衝突與爭議徹底將社會底層的病根找出來,再積極尋求解決之道。
 
《新新聞》在內容呈現上,包含「政治」、「經濟」、「社會」、「文化」、「兩岸關係」、「國際關係」;同時也兼顧中央與地方的差距,試圖有所消弭。

  • 軍事 廠商心中有數,不再需要「投石問路」 國艦國造掀底牌後 海事展大降規
  • 人物 被迫在故鄉缺席,中國導演拍出辛酸「自由行」 應亮借電影道出流亡者身分焦慮
  • 小旅行 當叛變的張學良遇上叛逆的三毛 遠離滾滾紅塵的新竹清泉部落
同書類書籍